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原创 > 正文

读书|品尝一杯日本特色的咖啡,体验一种近乎痴迷的热情

2023-06-21 19:15:03 文汇报

《从咖啡到珈琲:日本咖啡文化史》

[美]梅里·艾萨克斯·怀特 著


【资料图】

陈静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当日本家咖啡馆“可否茶馆”在东京诞生时,整个世界都没想到日本将成为咖啡消费大国, 日式精品咖啡文化将成为全球三大咖啡潮流之一。

咖啡在16世纪初传入日本时,还是个新鲜事物,到明治维新时代已经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今天则是家喻户晓的寻常饮料。作为“后来者”的日本人对咖啡极度痴迷:改良速溶咖啡、发明罐装咖啡、重新发扬光大被欧美摒弃的手冲咖啡。从世界上个连锁咖啡店品牌圣保罗集团到咖啡迷前往日本必去朝圣的咖啡馆之一—琥珀咖啡,风格各异的日式咖啡馆及其背后的主理人引领着咖啡爱好者们走入第三波咖啡浪潮。

一位多年旅日的美国人类学家追溯“ 咖啡热”的足迹,探寻咖啡馆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为读者奉上一份私人收藏的日本咖啡馆名录。

>>内文选读:

序(节选)

20世纪60年代的东京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超现代化大都市的模样,脏兮兮又补丁斑驳的道路随处可见。当你漫步在后街小巷,甚至完全不用担心会被汽车或者摩托车撞倒。房屋都建得低矮又开放:早晨,人们把一种叫作“雨户”的百叶折叠防雨门板收起来,邻里之间便可以轻易互相看见。孩子们能一起玩耍,老人们可以悠闲地坐在安静的小巷里晒着太阳,或剥豆子,或做点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儿。然而,新的交通工具、陌生的商品和人,正在悄悄渗透这些还没有现代化、看起来像乡下一样的地方。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地铁线路、新的公共体育场馆和有空调系统的奢华酒店。这座城市渐渐打破了街区之间的明确边界,无限的经济能量把人们推向公共空间,他们在那里购物、散步和消费。作为这种公共空间之一的咖啡馆,虽然早在至少50年前就开始流行,但在战后又以或全新或传统的形式呈现了它作为社交场所的功能。这比美式风格咖啡馆的到来至少领先了40年。

那时,我在日本期间逗留多的场所就是咖啡馆。这里不仅能让我得到短暂的休息、为我提供能量补给,还让我看到它许许多多其他的功能。它也许是维也纳风格的咖啡馆有四层天鹅绒的华丽装潢、镀金的座椅和金银丝工艺装饰的阳台,并伴随着莫扎特的音乐;又或是一间邻家咖啡馆,充满了浓烈的男性友谊气氛,混着烟味和脚臭味。然而那个时期带给我强烈震撼的是某次深夜到访一家先锋派前卫艺术咖啡馆时看到的场景。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坐上一辆喷着浓烟尾气的1948年占领时期生产的庞蒂克轿车,伴随着发动机的啸声疾驰在深夜的城市街道上,是一种多么兴奋的体验。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家位于半地下室的咖啡馆,并被要求脱掉所有的衣物。咖啡馆的墙壁上贴满了纯白色的纸片,客人们被要求脱得精光。他们用痒痒的大软毛刷子蘸取亮蓝色的颜料,将我们全身涂满,并鼓励我们用自己沾满颜料的身体任意舒展,在墙上的白纸上留下印记。对于当时咖啡的滋味,我已经毫无印象。我只记得当时脑子里一直反复着一个念头:“我不是在明尼苏达……我不是在明尼苏达……”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又迷人。东京在当时是远远领先于西方的(至少领先于我那时候所了解的美国中西部地区)。

多年以后的2007年,我在巴黎参观了一场20世纪四五十年代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因的作品回顾展。在那里我观看了一段十分老旧的录像,画面中的表演与我那次在东京地下咖啡馆的经历极其相似,只不过用来印出随机身体形状图案的不是东京的咖啡馆客人,而是浑身沾满蓝色颜料的优雅的巴黎模特。在一名管理人员的帮助下,我了解到数年前我在东京经历的那一场活动正是伊夫·克莱因早前访问东京以后,为了向他表示致敬而发起的。这一次日本咖啡馆的冒险之旅于我而言,是一场“前卫”先锋艺术的初体验;而对于更年长的人来说,这只是一场对他们早已了如指掌的“后卫”艺术的怀旧活动罢了。现在,我们仍然能在咖啡馆里体验各种新奇的事物,但多半都是国内原创的,而非国外引入的。除了为特殊的活动提供场所,咖啡馆也是能为我们提供可预期的日常慰藉的地方。咖啡和咖啡馆本身为我们的公共和私人空间提供新的框架,让我们有新的机会去体验人格统一性。在这里,旧观念中的价值、身份和社会阶层都会被忽略。我们将看到,咖啡是一种代表了在过去130年间日本“现代化”和“民主主义”发展轨迹的饮品。

从我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一家浓重比特尼克风咖啡馆的初体验,到如今坐在明媚阳光下的咖啡馆户外座位上,我的人生已经渗透和布满了咖啡的色彩。在20世纪60年代,我努力以年轻女孩的姿态融入咖啡馆,穿着所谓“正确”的黑色高领线衫,享受着酷酷的爵士乐和苦苦的黑咖啡,努力掩饰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我周围的人们一边半闭着眼一边吸着粗糙的高卢牌香烟,仿佛是在对店内播放的唱片音乐表示精神上的尊重。在日本,所有的经历对我来说都是新奇而充满挑战的,而咖啡馆是我熟悉的地方。

显然,这里对咖啡馆的描述和研究多少会带上一些我个人经历的色彩。对于更加追求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人类学家来说,记忆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洗礼,信息必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和疑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的描述会尽量再现那些在日本常年光顾咖啡馆的常客的状态。咖啡馆本身就是他们记忆中的一部分,他们对此有深厚的怀旧之情。

作者:[美]梅里·艾萨克斯·怀特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