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原创 > 正文

5年打掉87名贪官,县委书记-陈行甲,升官时为何突然辞职? 当前独家

2023-06-14 13:51:58 互联网

他曾经是湖北省第一贫困县的一把手,是清华硕士,还曾留学过美国,但在更多人眼里,他却是打倒众多贪官的铁腕书记,5年打掉87名贪官,他就是陈行甲。然而,这样一个仕途大好的政坛明星,却在即将升迁时选择了辞职。那么陈行甲为何会选择辞职,而他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五年县委书记

巴东县的老百姓常说:陈行甲在巴东县5年,干了别人10年都干不完的事。这也是巴东的老百姓们对陈行甲政绩的最高评价。

2011年,陈行甲被调往巴东县担任县委书记,因为这次任命是恩施州领导安排的“空降”调动,所以本应升职的二把手、三把手都心有不满,他们表面上对陈行甲和和气气,暗地里却不配合工作,以至于让初来乍到得陈行甲整天焦头烂额。


(资料图片)

当时陈行甲是从县级市宜都调任过来的,同样都是担任县委书记,比起富庶的宜都,巴东县已经不能单纯以贫困二字来介绍了,因为这里的经济水平、政治环境、社会风气都有很大的问题。

而经过陈行甲的考察、走访后,他发现巴东县的老百姓们对政府官员有着一种抵触情绪,也许是受到了前几年“邓玉娇案”的刺激,大家都把官员放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而面对这个情况,陈行甲开始身体力行的搞群访活动,亲自接待上访群众,每次一搞就是一整天。

在一次群访活动中,一名上访群众对陈行甲说:“陈书记,不是我们老百姓不信任你们,实在是我们受了不少苦啊,这些年,不少官员贪污国家建设资金,然后转过头来又大搞违规自建房,我们的生活水平提不上去,一些贪官却活得很滋润。”

而陈行甲听到群众的话后,终于意识到了巴东县贫困至此的原因,那就是干部的贪腐。巴东县本来就贫困,加上干部不作为又中饱私囊,搞得经济水平越来越差,最终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想到这里,陈行甲一边着手改善群众和干部之间的对立关系,另一边则对贪腐问题展开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陈行甲感受到了不小的阻力。一方面。当时的县长刘冰、副县长邓明甲等人极力阻挠反腐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针对陈行甲和他家人的威胁也越来越多,他的手机每天都会接收到威胁短信,而面对这些威胁,陈行甲毫不在意,他相信敌人越是着急,就说明反腐工作越是有成效。

2014年5月,时任巴东县副县长的邓明甲因违纪被调查,而在次年3月的县纪委会议上,陈行甲完全表露了自己要和贪腐分子斗争到底的决心:不管谁贪腐了,都要查下去,副县长都被调查了,还有什么不能查的?

而当时已经调任的原县长刘冰,也在当年的8月被组织拿下了,甚至陈行甲在恩施州的上司都被他调查了出来,这些人和地方的企业勾结,对巴东县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但是在陈行甲等人的努力下,成功的将这些蛀虫一网打尽。

离开政坛

陈行甲在担任巴东县委书记时,打倒了贪官和奸商共计87人,这里面有他的同事,也有他的上司,而他因此也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然而仕途一帆风顺的陈行甲却在2016年辞去了职务,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作出了这个决定的呢?

当时巴东县在陈行甲的带领下,经济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人民也对政府干部重拾了信心。而陈行甲的诸多贡献,当地的老百姓和恩施州的上级领导都看在眼里,大家也都对他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2015年6月,陈行甲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他在巴东县的反腐事迹也在全国传播开来,,民众们都想看到他在更高的岗位上继续施展才能。而当时的湖北省领导也透露了要提拔陈行甲的想法,然而此时的陈行甲却陷入了迷茫。

陈行甲自2011年担任巴东县委书记,距离5年任期结束还有一年的时间,而如今得知省领导有提拔他的想法,陈行甲也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未来。

当时的巴东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已经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潜力,经过几年的发展,一定能带领当地老百姓走向更加富足的生活。

而到这里,陈行甲在巴东的任务似乎已经完成了,他个人的名望也达到了最高峰,如果把巴东的工作比作爬山,此时的陈行甲已经到达了山顶。想到这里,陈行甲告诉妻子希望“换一座山攀登”的想法,而他的妻子则是全力支持,这让陈行甲下定了决心,在任期结束后辞职。

除此之外,陈行甲在巴东收养了一名8岁的艾滋病患儿,在和他的相处之中,陈行甲意识到了中国还有很多儿童饱受疾病的折磨,他们的家庭承担不起巨额的医疗费用,很多儿童因此失去了生命。而这是陈行甲选择辞职的另一个原因,他想要为儿童们建立一个基金会,号召更多的人帮助社会上的患病儿童。

2016年12月,陈行甲宣布辞职,在他的微信上,他留下了一篇名为《再见,我的巴东》的文章。自此,县委书记陈行甲就此成为过往,公益人士陈行甲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

陈行甲的“普通人生活”

曾经打倒过87名贪官和奸商的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把前半生交给了党和人民,又把后半生献给了公益事业。那么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中又是怎样的呢?

陈行甲出生于湖北兴山县的下湾村,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顽强的意志,从小就养成了拼搏、不服输的品格。

陈行甲的第一个老师是他的母亲,虽然陈母只上过两年学,但是她却教给了陈行甲许多做人的道理。在陈行甲年幼之时,他的母亲便告诉陈行甲要学会承受苦难,哪怕人生之路再怎么艰难,都要坚持下去。

就在母亲的教导下,陈行甲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质,而这些品质也对陈行甲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行甲在担任镇长时,曾遇到过一个大姐,这位大姐患有先天性的残疾,也没有家人。而陈行甲在了解了这位大姐的情况后,直接将她认作了亲戚,这件事在整个镇子里也传播开来,许多人都认为陈行甲只是作秀,但是陈行甲却坚持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这位“亲戚”,哪怕自己调任到了其他地方,每年也都会抽出时间探望她。

而在陈行甲辞职之后,他选择了前往深圳创立儿童基金会,哪怕许多企业以高薪邀请他,陈行甲都是婉言拒绝,整个人全身心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之中。

除了公益事业,陈行甲还登上过许多电视节目,参加过演讲比赛,而他在巴东县担任县委书记时还演唱过巴东的宣传曲,在当时还引起了网络上对官员干部们推动“网红经济”的讨论。

在很多人眼中,陈行甲是一个异类,他在巴东县时反腐、清除巴东官场的不正之风,和巴东一众官员“不合群”。而在陈行甲仕途最为平坦的时候,他却最终放弃了升官,再一次成为人民眼中的“异类”。

陈行甲在生活中是一个“有温度的人”,这份“温度”来源于他母亲的教导,也来源于他对人民对祖国的赤诚之心。